廣州美院工藝美術學院院長齊喆:新生要把目光投射到廣大的社會生活中去_裁心鏤舌網
每有新生入學,廣州工藝光投廣我給他們第一次上課,美院美術都會想一個主題。學院新生而今年的院長主題將是“無可替代——創造工藝生活的新時代”。這延續了去年畢業展探索的齊喆去問題,又開啟了新一代大學生面對未來的把目思考。
工藝美術如何可以真正與生活有機融合?這是生活中當下工藝美術專業共同面對的時代問題。我也希望新生們在入學時就要帶著這樣的廣州工藝光投廣問題,開啟未來四年的美院美術大學生涯。
關于工藝美術教育的學院新生文脈,我曾用的院長題目叫“重啟”。因為歷史原因,齊喆去工藝美術曾一度被替代,把目但未來我們要讓學生從歷史的生活中角度了解工藝美術,這是廣州工藝光投廣一門有著悠久傳統和燦若明星的大師前輩的專業。我用“重啟”,希望同學們能在新的時代中,重新認識工藝美術。
不管是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我希望新生入學,都應該對接下來的四年或三年的學習階段有一個整體的框架性了解,這是他們入學的“第一課”。要慢慢清楚,每一門課程在這個框架中的位置和價值。我們應該怎么樣去理解和看待這門課程?這都需要學生學會自主地去思考。
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們對專業的理解逐步深化,他們會慢慢注意到,越聰明的,有判斷力的學生,他們會越早地搭建自己的專業架構,建立自己的學習和研究線索和脈絡,我覺得這可是貫穿整個學業乃至一生的重要事情。
我為什么會用“無可替代”作為主題?也就是在新時代新的階段里,工藝美術在我們生活中價值的重要性。在今天這個時代,我不希望美院的學生僅僅是封閉在校園里,畫室里,他們應該把目光投射到最廣大的社會生活中去。不但要關注我們身處的粵港澳大灣區,這是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前沿地帶,同時,還要把目光投放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尤其一些仍然保留著大量的工藝生活痕跡的地區。
每一次新的學習階段的開啟,都是人生或將迎來較大變化的開端。尤其是本科四年,從一個青年向成年邁進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大學生活在人的一生中的價值,無論怎么評價它的寶貴性都不為過,因為這是青春的注腳。
但也要提醒,不管在什么時代,大學生在面對新生活,新環境時,自我內心的價值判斷和社會對自己的判斷,將會出現錯位。要學會接受這種錯位的存在。一個人,既不可能擺脫環境完全依從自我,也不可能只看社會的趨勢,而忽略了內心的追求。學會面對,學會平衡,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課。
朱熹《勸學詩·偶成》:“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蔽蚁M麑W生們能夠記住這首詩,慢慢品味其中意味。人生追求的常常是夠做自己愛做的事情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生活,我想這個起點都是從大學生活開始的,那么,我也非常希望學生們能夠在人生的新階段記住這句詩,不辜負這一段寶貴的求學生涯和青春時光。
(本文為受訪者口述,新快報記者整理)
人物介紹
齊喆
廣州美院工藝美術學院院長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